清明节将至,为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切实将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处,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和思政课骨干教师到博罗县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不忘百年史,铸魂育人开启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
缅怀先烈,红色祭扫
博罗县烈士陵园坐落于博罗县城北面博新路路口,是为纪念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1960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将全县各地的烈士遗骸集中安葬在县城北郊的山坡上,并于1963年就地建起一座纪念碑,1992年扩建为烈士陵园。活动中,全体人员整齐列队,装容严整,静穆肃立,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敬献鲜花,寄托哀思和缅怀之情。
学史明志,重温誓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博罗先后涌现出众多先烈。在展馆内革命烈士们为党和人民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历史故事,再次深深触动在场党员的心灵。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在党支部书记陈晓东的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宣誓声中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
学史明理,坚定信仰
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林永水副院长随后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他说,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研究和运用党史,充分发挥党史铸魂育人的作用,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奋力开拓新征程中实现新作为。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
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知行合一是关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理阳阳在博罗县革命历史纪念墙边展开现场教学,与大家分享东江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号召大家要在东江的革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红色文化基因,萃取红色思想精华,展现红色精神魅力,把革命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教材体系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更走心。
(供稿人:罗德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