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栏目

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布人:hzevc  发布时间:2022-01-20  浏览数:0 字体大小:【大】【中】【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要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贯彻好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行动上。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盛衰兴亡。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可以说,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都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推动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部署实施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夺取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特别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显著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经过持续努力,全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离开这一政治优势,党的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党的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现在,我们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团结凝聚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

  (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必须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五)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必须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七)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要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为我们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民领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考察调研中接触最多的是人民群众,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他50多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常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真实情况,细心周到地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品格,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赢得人民群众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论述和要求,不仅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要通过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殷殷赤子之心,加深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行动上

  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关键是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决议》精神,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比作“挖山”,把人民大众比作“上帝”,指出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去“感动上帝”,汇聚起人民大众的力量把山挖掉。今天,要完成党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实现伟大梦想,一刻也不能离开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要增强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拜群众为师,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把群众中成千上万个“诸葛亮”的智慧集聚起来,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难点堵点问题的思路办法。要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制定的每一项政策、措施都符合实际,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要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凝聚动员群众以主人翁精神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二)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应有之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应当强调“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愿望,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共同富裕,要引导广大群众发扬奋斗精神,深刻认识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道理,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守法致富。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部署,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持续做大“蛋糕”;同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快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努力分好“蛋糕”。要更加关注城乡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急于求成、吊高群众胃口,更不能好大喜功、寅吃卯粮。

  (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急难愁盼问题是为民服务的着力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在急难愁盼问题上也有新的表现。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认真研究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于各地情况和发展水平不同,群众的利益问题往往千差万别,要梳理分析那些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推动解决;对一些群众的个性化问题,要拿出既符合政策规定又让群众满意的解决办法。服务群众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旧问题解决了还会有新问题不断产生,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掌握新情况,丰富解决问题的工具箱。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了许多难题,要深化拓展活动成果,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化常态化。

  (四)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群众服好务,既要站稳立场、端正态度,又要提高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成效越来越好。同时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工作的对象、环境、内容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作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还存在不上心、不尽力、不得法的问题,有的不愿、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有的甚至对群众粗暴蛮横、利用职权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些问题都要认真解决。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眼前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群众的精准度、精细度。要创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维护群众权益、接受群众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工作效能。现在群众大多是网民,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了解群众诉求,健全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讲清楚,对群众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加强引导,防止做群众的尾巴。要支持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更好把各界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五)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政治本色。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问题对党的伤害最直接,与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不正之风树倒根存,拒腐防变永远在路上。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使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涵养,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带头做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当好新时代的人民公仆。